
【本世纪仅有4次闰二月为何少见?】
3月22日是癸卯兔年闰二月初一。天文科普专家表示,作为一种历法现象,闰二月比较少见。就21世纪这100年来说,闰二月一共有4次。接下来的几个世纪,闰二月出现的频率逐渐下降,要么有一次或两次,要么一次也没有。
中国天文学会会员、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,我国现行公历和农历两种历法,一个公历年的长度是365天或366天,一个农历年的长度是354天或355天,公历年和农历年相差11天左右。经年累月下去就会发生农历年的月份与季节不能对应,寒暑颠倒的现象。
为使农历年与公历年能基本对应,农历采取19年7闰的方法来调节,也就是在19年中安排7个闰月,置闰的规则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确定。二十四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即黄道,以15度为间隔等分为24份,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,二者相间排列。农历历法规定,每个农历月都有一个中气,如果某个月中不包含中气,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,为置闰。
3月21日农历二月三十,是中气春分,下一个中气谷雨在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一,这当中的3月22日至4月19日的农历月中只有一个节气清明,没有中气,所以这个农历月就定为闰月。因为它的前面是二月,所以叫闰二月。
【闰月是怎样算出来的】
闰月都是按照地球围绕太阳的时间来计算的,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是365天五十二小时48分48秒,黄历上设定的一年时间是365天,去掉365天,余下的这些时间累积成一个月的就叫晕晕堆积到几月就闰几月。这个黄历上面都会有显示的,另外也有闰年就是多出的366天,去掉这一个月的润月,剩下的时间累积成一天的就叫闰年。
【闰月的规律】
地球绕日一周,一年内之月数不能有奇零,故一年十二个月,仅354日,与岁实相比较,约余11日,积至三年,余33日,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,尚余三日或四日,再积二年,共余25日或26日,可置一闰月,平均计,每十九年须置七闰。